微信小程序总的来说,有以下**优势 1,不用安装,即开即用,用完就走。省流量,省安装时间,不占用桌面; 2,体验上虽然没法完全媲美原生APP,但综合考虑还是更优; 3,对于小程序拥有者来说,开发成本更低,他们可以更多财力,人力,精力放在如何运营好产品,做好内容本身; 4,对于用户来说,相较于各种APP,微信小程序UI和操作流程会更统一。这也会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; 5,对于小程序拥有者来说,相较于原生APP,推广更*更简单,更省成本。 6,微信小程序具有线下连接一切的使命,2014 年 11 月,马化腾在「世界互联网大会」上提出腾讯要「连接一切」,要成为互联网连接器。 何为连接一切? 连接人与人 连接人与服务 连接人与商业 连接人与物品 A:在公交车站,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 B:在汽车站,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,而不需要排长队 C:在餐馆点菜,扫一下桌子上的二维码,下单完成后,自动发送到后厨与收银台,服务员根据二维码显示的桌号,将菜送过来,同时可累积大量用户,激发二次消费。 D:在超市便利店水果店特产店,对一些需要特殊介绍的商品做成二维码,顾客扫描即能入商品详细介绍页,可在线订购,促进消费,节省人力。购物结算,扫描二维码支付,会提示用户使用过的小程序。这样超市能通过实体店获得大量的用户,对用户形成二次消费。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,**个版本的微信已经实现,目前,微信已经有**过 8 亿的日活用户,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,已经被微信连接。 人与服务的连接,也基本上通过服务号和微信内置的服务连接起来。这里所说的服务包括了内容。我们可以在微信里完成阅读、购物、娱乐等。 人与商业的连接,一个层面是建立在服务上,另一个层面是建立支付手段上,从这个角度,微信也已经连接了商业。 然而,物品仍然没被连接。 一张桌子、一支笔、一台空调、一辆公交车、一只狗……都没有通过微信与人产生连接。 微信以及腾讯的野心是要连接一切,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物品没有被电子化,没有被电子化意味着无法被连接起来。 7, 服务号无法解决高频使用的问题 按照微信的期待,订阅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内容,但被玩出了各种营销和电商的花;服务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,但真正做起来的服务号却少之又少,你可能听说过不少 VC 投资订阅号,但很少有 VC 投资服务号。 服务号发展得并不好。大多数服务号只是在做替代短信的推送服务和低频服务。现在通过微信服务号开通了微信商城的数量大概在500万家以上,存在巨大的市场容量。 8,小程序将实体店的劣势变成优势,使实体店具有较强的获客优势 小程序的出现,要解决的就不是 HTML5 的体验问题,没错,它是提高了网页应用的体验,但更多地,它是要解决商业问题。 五六年前,做一个纯线上的产品,可能能养活一家公司甚至上市,但如今,开发一个纯在线的产品,比如社区、比如工具、比如内容,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。 App 的世界已经趋于饱和,我们几乎可以在 App Store 找到各种各样满足不同需求的 app,每个 app 都在互相竞争用户的时间,线上的竞争如此激烈,一个新网站或新 app,可能一年只能获得一个用户 10 秒的使用时间。 就像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的,如果你去到长途客运站,刚好你看到有个二维码可以扫码购买车票,显然在这种场景下,你扫码的可能性会比在线上时高,这样,就相当于你原本被客运站独占了时间,这个购票产品,在这个场景里,与客运站分享了你的时间。 小程序主推线下场景,除了带着腾讯「连接一切」的目的,其实也迎合了挖掘线下流量的趋势。 9:小程序对用户的服务路径较短 用户的时间很宝贵,要让用户**次使用就喜欢我们的产品,显然要让用户在较短时间里感受产品的核心,判断是不是他想要的,而不是: 打开 app,默认看几秒钟广告 **次使用需要花时间注册 功能层层堆叠,难以查找 小程序没有关注功能,它所期待的,是用户扫码后立即获得服务,就像张小龙在演讲时举的例子,扫码后立即购票,不用关注,也不用花时间寻找购买按钮,甚至,扫码后自动用微信帐号登录,连注册的时间也节省下来。 10:与其说是分析微信想要什么,小程序的优势,不如说通过微信小程序看未来的趋势,因为小程序想要的,其实也是各类公司想要的。 小程序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服务触手可及的能力,并建议开发者尝试连接线下场景,一方面为开发者带来新的流量,另一方面,帮助微信构建更大的帝国。